文物简介
1990年出土于悬泉置遗址。木觚一枚(简号I90DXT0209③:28),该觚完整,长38.7厘米,宽1.4厘米,厚0.6厘米,红柳材质。此为三面木觚,书写两面,每面一行书写,共14字。此觚为习字所用,内容为汉代童蒙读物《苍颉篇》。此觚字迹端方,笔力劲挺。表现了汉代官吏习字的内容,是汉代隶书书法成就的缩影。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。
阅牍延伸
兴来洒素壁 挥毫如流星
西北地区出土有大量习字简,“习字简”,顾名思义,是用来学习、练习字体的简。汉代习字简,其上多有大量重复性汉字,且字体相近,可以看出为同一人所写。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大量习字简,出土地多为汉代烽燧或关隘遗址,所以这些习字简的使用者多为当时官署内的基层官吏,如掾、史(汉代官名)等。汉代对担任“史”等书记类官吏有一定的书写素质要求,如张家山汉简《二年律令·史律》有“试史学童以十五篇,能风(讽)书五千字以上,乃得为史”的要求,官员能够书写五千字以上才能为“史”,《汉书·艺文志》载:“吏民上书,字或不正,辄举劾。”基层官吏为了升迁考核,提升平日公文写作水平,会在废弃简或空白简上练字,所以习字简牍数量众多,且有一定的书法价值。
习字简的特点是简文中有多个重复汉字,内容大多为日常公务中频繁使用的公文字词,习字简也可视为汉代的“草稿纸”“练习册”。如:表示公文时间与地点的“?□□縣泉縣泉置建平四年□? ”(简号Ⅰ90DXT0111 S:19 A)“?肩水金关?,?金关卒?”( 73EJT4∶214AB)。再如“伏地再拜”“敢言之”等公文习语在汉简中出现多次,如“子承承承,承承伏承地”(悬泉汉简Ⅰ90DXT0209 S:23AB )“伏地再拜伏,伏伏伏大受受”(35·24AB)“敢敢敢敢敢敢敢言之之之”(214·45)“?事敢言之之之敢言之謹使”(甲渠候官EPT52:286),还有官职名如“?□張掖大守吏?”(73EJT10∶38A)。为了避免公文书写时出错,保证书写的速度,基层官吏不间断、大量的书写练习是非常必要的。
习字简不仅会体现基层官吏的工作内容,还能反映很多时人的生活痕迹。如写信用语:“煩等等等再拜子子迺癸卯卯,?民民長長取之之乏卯卯卯卯卯盡書始建”(EPT59:535)“卿幸临丹□□,卿幸临賜肉记幼□”(Ⅰ90DXT0114①:120AB)“烦等、再拜、卿幸临”等用语一般出现在书信中,说明写信人在正式落笔之前,或在日常学习中会有意识地练习写信用语。汉代车马邮驿制度比之前代有很大的进步,信件的传递更加便捷,情感的表达更加方便,承载着思念的话语在一次次的练习中逐步成型,下笔习千遍,家书十五行,行行无别语,只道盼君好。
习字简还有很多为学习所用的书籍内容,如“六甲”,指练字用,较为简单的六组以“甲”起头的干支,是一种习字教本。如“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子辛巳午未壬申□□,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午癸未壬申癸酉”(简号ESC:171AB),再如秦汉时期最重要的启蒙课本之一《苍颉篇》。汉代字书范本以《苍颉篇》《急就篇》为主,使用字体在篆隶间,或以隶书为主,居延一带出土的习字简以练习《苍颉篇》的为多,如EPT50: 1A、EPT56:27A、EPT56:27B、EPT50:134A、 EPT50:134B、EPT51:658B、EPT51:707都是在练习《苍颉篇》的内容。现出土的苍颉篇大多采取四言韵语的行文方式,为了便于诵读与记忆,四字一句,两句一押韵。如本期文物I90DXT0209③:28号觚,其上即为苍颉篇开篇第一句“苍颉作书”之语,且与其它字迹潦草、不论格式的习字简相比,此觚字体优美,筋骨俱备,是汉简隶书的代表之作。